燕归故里告春暖,一片冰心慰严冬——0163力学校友返校记
2018.12.19         浏览量:29243


2018年12月3日,一群“特别”的校友回到初冬萧瑟的燕园,由工学院院友工作办公室安排在燕南园60号会议室开展座谈会。他们是来自工学院力学63级(又称0163级力学)的14位校友,本应以69届毕业,但因当时的特殊时代背景,于1970年离校。工学院助理院长,院友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李咏梅老师接待了院友们,促膝畅谈,暖意融融。

院友们提起在母校学习与生活的往事,眼睛中仍闪烁着青春的光芒。在他们的娓娓道来中,一段曲折而难忘的历史浮现眼前。63级力学专业当时是六年制,又赶上一段特殊的时期,使得同学们相互扶持在北大共度了将近七年光景,同窗之间以及对母校留下了太多的情感。毕业几十年来,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骄人的成绩,这离不开母校的培养。院友们动情地说,燕园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是我们终身难忘的地方。

在座谈会上,李咏梅助理院长的介绍使院友们对工学院的现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大家纷纷表示,非常高兴到母校工学院参加这次校友座谈,也为工学院的发展感到兴奋和自豪。活动召集人杨师竹、王欣和杨青春院友感慨地说,最主要的是“我们这些人第一次有了有家的感觉”。


座谈合影

在0163级力学院友中,做出了代表性成绩的人物比比皆是:一位副校长,一位广东省政协常委、省政府参事,三位二级教授,以及多位教授……正如院友们所言:“我们力学是(北大历史上)最不走运的一届,但也是最努力的,也是这一年级成就比较大的”。他们也是为国家的建设事业贡献了最多青春和健康的那一代人,院友代表人物中已有几位离世。

命运起伏、艰难困苦中,他们自强不息、不忘奉献、不求回报。在63级院友中,著名信息管理专家、计量经济学家、宏观经济建模专家潘省初离世之时留下遗嘱不办追悼会;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喜之在从北大毕业后曾赴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深造,当时有着获得身份留美的优越条件,在亲友劝阻下毅然回国;他认为博士后到期,签证到期就应该回国,其他没有想什么。高尚的情操和爱国精神,是这一批杰出工学学子共有的标记。


0163级代表人物:

吴喜之
 

1963年至197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毕业后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接受再教育近6年,1976年1月调南开大学数学系任教,1982年12月赴美国学习,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Chapel Hill)统计系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Davis)统计系博士后。1989年4月回国后在南开大学数学学院任教,博士生导师,1998年调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

曾涉及的统计方向:序贯分析及最优停时,回归诊断,有错抽样检查,模型选择,纵向数据分析,稳健统计,偏最小二乘法,贝叶斯统计,经济计量模型的非参数回归,列联表和分类数据等。曾在国际国内专业杂志上发表过五六十篇文章,并且编写了十几本专著和教科书。两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2004年北京市优秀教师。培养了几十名硕士和博士。

回国后多次赴美国任教,也在国内多所大学任教,退休后继续教书育人及编写专著和教科书,现在每天仍坚持工作9小时,不断阅读新的文献、了解新的科研成果。同时,他不愿停滞在已有的知识上,向年轻人学习最新的软件和技能,尝试用更新、更有效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王欣

1946年4月生于北京,1963-196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毕业后在河北省保定地区劳动锻炼,曾在徐水中学任教,1978年-1980年在北京大学数学系进修班学习,1980年在地质矿产部五六二综合大队做科研工作,后曾任北京地质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1999年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分管过教学工作、学生工作、财务工作,承担过创办独立学院的工作,曾担任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顾沛

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历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2012年,顾沛被聘为“南开大学资深教授”。顾沛教授的研究方向是代数学。

曾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作为负责人的“南开大学数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南开大学数学文化课程组”,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作为带头人的“南开大学科学素质教育系列公共课教学团队”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的“抽象代数”、“数学文化”、“大学文科数学”三门课程在“十一五”期间先后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负责的“数学文化”课程还在“十二五”期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及“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5年9月,顾沛讲授的慕课“数学文化十讲”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课;该慕课2017年底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王则楚

1945年3月生于温州,1963-196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毕业后在广西百色地区劳动锻炼并工作,先后在蚌埠起重机厂、安徽财贸学院工作,1994年调入广州,担任广东省民盟专职副主委、广州市人大常委、省政协常委, 2007年被评为广东骄傲五年新闻人物,2008年被授予广东省北大优秀校友。现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

 

方裕

国家二级教授,享受政府津贴。原任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新一代GIS(地理信息系统) 软件体系结构、空间数据分布式计算等,发表学术论文80 余篇,编著、译著5 本。此外,长期担任国家科技部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测评专家委员会主任,是我国GIS软件产业的领军人物与主要推动者之一。

 

潘省初

1945年12月31日出生,中央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信息管理专家、计量经济学家、宏观经济建模专家。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83年起在中央财经大学任教至退休(2012年)。其间曾赴英国利物浦大学、剑桥大学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做访问学者或进行合作研究,历时两年。主要研究领域为数量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致力于经济模型的研究,包括宏观经济模型多部门动态模型和能源模型的研制与应用。1992年起任教授,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评为二级教授。
2018年4月3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72岁。

研究领域为数量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主要致力于经济模型的研究,包括宏观经济模型、多部门动态模型和能源模型的研制与应用。主要研究成果有:(1)中国宏观经济多部门动态模型Mudan ; (2) 能源规划(MARKAL模型)矩阵/报告发生器MMG/MRG;(3)电力系统电源优化软件包GESP;(4)多地区能源供应模型。
上述成果中获部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计量经济学》、《应用经济统计学》、《投入产出经济学》等著译作八部。
潘省初教授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孜孜不倦,硕果累累,在教学工作中同样兢兢业业,桃李芬芳。从1983年直至2012年退休,一直坚持在教学岗位第一线,且每学年皆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不仅如此,还对多门课程建设、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有的课程被评为校级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在此期间陆续指导了4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

 

董正筑

1946年4月10日出生,2014年8月17日去世,浙江瑞安人。中共党员,曾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力学课程教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70年毕业的于北京大学数力系,曾任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力学系副主任 ,是中国矿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和省重点学科工程力学学科点骨干。两次在德国Stuttgart大学做访问学者,历时两年半。

主要研究领域为固体力学、计算岩土力学以及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对自然边界元的研究、对最优化方法在土力学中应用的研究,均取得较好成果。主持和参加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多项,发表论文60多篇,SCI收录1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10余部。
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教学成果获江苏省优秀课程二等奖、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教委第二届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三等奖各一项。1993年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井思聪

1945年11月3日出生,安徽省寿县人。1970年3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1995年起担任中国科技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生导师。于1996年12月加入中国致公党,任安徽省致公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

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10月2日凌晨0点57分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去世,享年65岁。

长期从事近代量子场论、粒子物理方面的研究,在格点规范理论和规范场的量子反常方面发表了多篇重要的研究文章。1983年以来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如Phy.Rev.、Phys.Lett.、J.Phys、JHEP、《中国科学》、《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等刊物上发表数十余篇学术论文。近年来主要从事量子代数、例外统计、超对称理论、非对易空间量子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具有原创性的重要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同行中有相当影响。主讲过《量子力学》、《量子场论》、《广义相对论》等专业课程。曾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困学守望”优秀教学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井思聪教授立身正直, 淡泊名利,学术精湛,治学严谨,师德高尚,谦和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