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返校活动之——“爱我工学”作品征集选登(十)
2015.04.10         浏览量:10292


2015年为工学院重建十周年庆典之年。学院院友会组织了院友返校系列活动,邀请工学院友重返燕园。众多院友携亲友回到母校,重温学生时代的美好时光。院友返校活动,是“青春、传承、筑梦、启航”主题系列活动的序幕,随之而来的一组组音符都将为工学十年添加注脚,奏响恢弘乐章。

博雅塔下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未名湖畔的天光云影,日暮斜阳……这是所有北大人抹不去的记忆,割舍不下的时光。作为十周年庆典的重要组成部分,“爱我工学”五四主题征集拉开序幕,向院友征集记录在院时光为主题的作品,形式包括文稿、书画作品、学院院歌、诗歌、视频、老照片、微电影等,新颖的形式得到了广大院友的积极响应和正面评价。我们从来稿的作品中择一部分,分期登载,以飨读者,亦向北大工学人的青春传说致敬,展示传承不息的工学精神,与才华灵气火花碰撞而奏出的交响——


 

拳拳事业心  漫漫创新路

----纪念北大工学院重建十周年

老工学院校友  陈俊武

    北大工学院即将迎来重建十周年的庆典,作为一名老工学院的校友,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p1] ,向重建后工学院的年轻学友谈谈感想。

    我是在旧中国完成学业的,那时的北大工学院学生不多,每个系也就百人上下。我们在教授的指导下自由的学习成长。毕业的时候只求解决工作,根本顾不上考虑专业对口。当时我作为化工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非常希望从事能源化工事业,对新中国来说,那是很有前景的产业。于是我放弃了在北京或沈阳等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径自去了号称煤都的辽宁省抚顺参加工作,并主动选择了正处于停工状态的煤制油厂。我认为二战时德国开发的煤制油技术水平很高,可在新中国推广应用,我能够亲自参加这个工厂的恢复生产机会难得。尽管抚顺城市环境极差,煤烟、油气、水泥粉尘和铝厂的氟化氢气体充斥大气,我并不在意。两年的时光,工厂按页岩油加氢成为汽油和柴油的路线恢复了生产。我作为车间技术员,掌握了正常生产之后,就开始关注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发挥蒸汽喷射器的潜力,停用水煤气鼓风机,节约几十千瓦电力。得到厂部的表彰后,我去到一新的车间搞革新,把加热炉的炉管配置从并联改为串联,使加工能力增加了70%!

    工厂的创新使我尝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甜头,理解到三结合团队的意义,体验到企业是创新的重要环节。

    自从我国发现并开发大庆油田之后,新型炼油厂的建设被提上日程。由于苏联援助的兰州炼油厂技术不够先进,石油部领导提出了开发“五朵金花”六十年代炼油新技术的号召,首先要在流化床催化裂化装置实现突破。我有幸被任命为中国首套催化裂化装置设计师。在石油部的新技术组领导下,来自两个设计院的多位专业人员共同努力收集有限的手头资料信息,认真分析研讨,并在国家科委的安排下去友好国家考察,取得了很多宝贵的技术资料。

    在石油部精心的组织领导下,同时参考取得资料,自制设备和外订设备在国内全面展开。我作为一名跟班操作技术人员,跟踪了全过程,进一步又担任了三个月值班工程师,做到理论结合实践,技术水平也大大提高。

    石油部的有关领导不满足于既得成就,紧接着提出”照猫画虎”,设计年加工120万吨原料的装置,并采用多种新技术的要求。正值 “文化大革命”时期,开工很不顺利,其中也面临设计问题。于是我组织了再生器热态流态化测试,和设计生产人员分析研究,找出存在问题并一一克服。我们进行了设备的局部改造,使得催化剂大量损失的问题迎刃而解,为装置大型化打下基础。

    70年代国外出现了分子筛催化剂,反应器变成提升管,面对技术进步形势,我国必须及时跟进。石油科研院从事新催化剂和助剂的研制推广,我就和高等院校及兄弟设计院一同开发新的反应器再生器内部结构和两器外部构型(分布器,旋风分离器,快速床再生器,同轴式构型和两段再生构型等等),研究反应动力学模型,掺炼渣油工艺等,直到80年代的10多年中,我们不停地从追赶到超越国外先进技术水平,取得了丰硕成果。值得提出的是炼油实验厂的建成为催化裂化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诞生了同轴式催化裂化技术并为兰州炼油厂采用,获得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就炼油技术而言,我国催化裂化只是引进了石伟公司两段再生技术和个别单体技术,之后都经过消化吸收融合到自己技术中。现在我国既是催化裂化大国(排名世界第二),又是催化裂化强国。这都归功于50年来的持续创新。

    90年代开始我接受了撰写催化裂化专著的光荣任务。我与研究设计和高校的同业人员合作,力求把这本专著写成高水平的、理论和实践深度结合的,区别于国外同行的著作。这本名为《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的超百万字著作在1994年出版后即得到好评,荣获国家科技图书二等奖。该书还在石化行业起了“领头羊”作用,迄今已有8种炼油工艺与工程专著问世。

    90年代我还开始了催化裂化高级研修班的教学工作,采用三阶段回归式教学方法,让催化裂化车间的技术干部既学习理论知识,又密切结合所在装置的生产进行深入的技术分析论证,然后集中交流和答辩。创新办学的效果显著,目前大多数学员如今都已成为炼油行业的高层领导人员和技术骨干。

    21世纪的钟声敲响,虽然我已是73岁,但精力体力尚好。考虑到为催化裂化技术工作了30多年,接替人选为数不少,我完全可以退出。我想要进入一个与石油有关的新行业和技术领域。正巧中国国际咨询公司正在组织对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项目的评估,因我早期有煤制油的技术经历,一位同仁推荐我参加评估工作。我对美国HTI公司提出的加工流程提出了异议,后来的确证实该公司的总体工艺不可行,中咨公司正式聘请我来担任评审专家的组长。此后我还陆续评审了多项煤直接液化和煤间接液化的项目。

    我介入煤间接液化技术较深,起始于中科院太原煤化所的技术开发,源自李永旺研究员的雄心壮志和伊泰集团的大力支持。他们从建设中试装置到建设示范工厂,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通过标定,得到了发言权。终于击败了称雄世界的南非的萨索尔公司,使中国第一套煤间接液化工厂应用了国产技术。我从事这项评审工作也得到了深深的感悟!

    本世纪前,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专家曾向我提出协助开发MTO(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他们经过四代人的努力,已经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剂技术,但是开发全部工艺需要设计单位的协助。当时我同意合作开发。但因油价偏低,技术经济指标不佳。21世纪来临,市场情况有利于MTO技术的应用。在陕西省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支持下,在华县化肥厂建设万吨级的中试装置,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做了工程设计,化物所提供催化剂,三方人员一起从事试验,最终得到可靠的工艺数据,花费近亿元。

    参照中试数据,放大一百倍进行第一套产业化装置(百万吨级)的工程设计仍然存在风险,在流程设计、设备计算和控制方法上必须仔细推敲,慎重决策,我指导各专业的负责人多次开会,认真研究,个别内容甚至外委模拟试验,按时提交设计文件。神华集团照此设计建设,三方密切合作,开工一次成功,达到预期的各项指标,成为新型煤化工发展史的奇迹。MTO技术获得2015年国家发明一等奖。

    本世纪内我从宏观角度研究了两项有意义的战略课题:

    1 中长期石油替代问题。我和两位合作者撰写了《石油替代综论》,内容覆盖了各种替代途径和交通运输车辆,填补了当时专著覆盖面的空白。

    2 全球工业革命后,人为引发的气候变化带来的碳排放量控制问题。既要考虑不同国家的历史状况和发展前景,又要坚持目标(与工业化开始时期比较,本世纪内温度升高2℃)。由于世界各国迟迟未能达成协议,这一目标已难兑现。何去何从,迫切需要在今年年底的巴黎会议上形成一致的决定。出于我和个别同仁的兴趣,我们先后发表了文章,作为学人的建言献策。

    时光荏苒,66年的工作经历,我有幸为祖国石油和煤化工行业略尽绵薄之力。除了个人勤奋之外,时代提供的机遇也非常必要。如今逼近九十高龄,心有余而力不足。鸿爪雪泥,岁月留痕。谨以此文作为北大工学院重建十周年院庆的献礼!

 

编者注:陈俊武校友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工系1948届校友。毕业后奋战在我国石油化工战线,取得了很大成绩,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陈俊武院士非常关心母校的情况,特别关心母校工科学科的发展,2010年特从河南洛阳赶回母校,参加母校工学院重建5周年的纪念活动。陈俊武院士现在任“北平大学北京大学工学院校友会”的副会长,通过校友活动,注意母校工科教育的进行情况,经常提出建议。此文是陈俊武院士在百忙工作中特为纪念母校工学院重建10周年而写。

 


 

庆祝母校工学院重建10周年 向学弟学妹们说几句知心话

化工系 1953届 校友   唐明述

 

我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一直和我的研究集体奋战在工科的艰苦研究中。在此期间共发表论文380篇,其中中文论文241篇、英文论文139篇。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形成如下一些体会,在母校工学院重建10周年之际,作为我向母校的汇报,也仅供学弟学妹们参考。

   1,面向生产,背靠基础

    我们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拟修建三峡大坝,我们参与研究了大坝用集料的碱活性,以确保工程的百年大计。这之后又参与了一大批大型工程的建设,如长江三峡水利枢纽、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青海黄河拉西瓦水电站、广西龙滩水电站、澜沧江小湾水电站和福建闽江水口水电站等,岭澳、阳江、三门、田湾、宁德、红沿河、海阳等核电站,西郊、沧州、郑州、鼎新、日喀则等机场,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安庆长江公路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长江大胜关铁路桥等,京沪高速铁路、沪宁高速铁路、宁杭城际铁路等,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基本上做到了科研工作面向国民经济的主战场。我们创建的快速法,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定为法国的国家标准(AFNOR NF P18_588),世界最长的瑞士Gotthard隧道(长57km)将此方法作为全程(1996—2013年)控制集料碱活性的手段。我们的研究工作不仅着眼于工程中应用,还特别重视从实践中提炼出必须深入研究的科学规律,从而在理论上取得一定成就。关于ASR动力学的研究文章,著名混凝土专家G.M.Idorn  评价为:“This  paper  was  a  landmark  introduction of  realistic  hydration  kinetics in the  chemistry  of ASR”.加拿大Calgary大学J.E.Gillott教授对有关文章的评价是:“ Your paper is significant milestone  on the road leading in the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alkali-aggregate reaction”。我深感科学研究必须提高到理论层面,从基础学科进行研究,才能避免停留在经验总结和现象学的水平上。

  2,针对难点,突破禁区,突破极限

    在集料碱活性的鉴定方法上,我们突破常温的试验规则,采用高温、高压、高碱浓度的加速方法使耗时一年的试验结果可以在2--3天之内完成。在20世纪70年代研究钢渣时,人们常把钢渣当矿渣,认为需要水淬急冷才能提高活性,当时基于前苏联、德、美等国钢铁工业的资料,我们着重研究了钢渣的微观结构,得出钢渣的活性主要取决于矿物成分。与钢渣不同,矿渣的活性取决于其玻璃体含量故必须水淬急冷,这就避免了高温钢渣水淬的危险作业。钢渣中的RO相(MgO、FeO 、MnO固溶体)是否稳定是建筑业必须准确回答的问题。我们采用近300°C、超过100大气压的条件,证明了他的稳定性,这为钢渣制作建筑材料奠定了科学基础。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结论基本上是正确的。敢于突破禁区,可能是科研创新的重要途径。

  3,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有人不理解一个反应(碱集料反应)为什么需要反复研究达数十年之久,是的,碱集料反应从1940年被发现以后,对它的研究已超过半个世纪,国际会议开过14届,论文发表达数千篇之多。原因是集料种类繁多,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成分复杂,化学成分、地质成因、历史长河中众多的变质作用均会影响机料的碱活性,加之建筑物、构筑物所处环境不同,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成分不同,配合比不同等,造成反映十分复杂。到现在为止,方法仍不完善,机理尚有争论。我们的很多研究都是在争论中走走过来的,这也为青年科技工作者留下广阔的发展空间。科研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愿同学们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攀登科学的顶峰。你们生逢盛世, 定能为复兴中华做出卓越贡献.

 

唐明述

2015年3月

编者按:唐明述校友1953年毕业后任教于南京化工大学,自60年代起一直奋战在工科研究领域,1995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明述院士领导的 科研集体发表了多篇论著,为国家的工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诸多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赞赏。唐明述院士深爱母校,时刻关心着母校工科教育的发展, 在工学院重建10周年之际,我们书面采访了唐明述院士。唐明述院士讲述了他数十年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体会,以此作为对母校重建工学院的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