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65级校友入学5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大学电教楼301成功举办。
活动自上午九时正式开始,但八点稍过,就已经有校友早早地来到了会场,不多时这一个容纳近百人阶梯教室里就已经全部坐满。相隔五十年,半个世纪里,沧海桑田,如今又能重新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只此就引发校友们无数的感慨。五十年后再入学,再次与五月春风和煦的燕园相逢,再次回忆起那时的恰同学少年,竟一时语塞,只是用力地握手和轻拍对方已经微微佝偻的肩膀,无言之中蘸满无尽的情谊。
活动伊始,由筹备组介绍聚会筹备情况和聚会日程。如今的各位同学早已散落在天南与海北,或是命运的安排或是际遇的巧合亦或是自己的选择,在不同的地方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儿孙绕膝。这使联系校友的工作十分艰难,幸而校友们对于母校的情谊始终热烈,终能顺利举办这样一场聚会,重新与近百位同学相见共叙旧时回忆。
紧接着,由数力系入学五十周年纪念册编辑组负责人白玉林校友介绍纪念册的编辑情况。这一本记录65级校友回忆与经历的册子由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题词作序,一句“常在博雅塔下见。”道出对于曾经燕园生活的无限怀念和对于重逢团聚的希冀。65级数学力学系的校友们如此团结的氛围和浓厚的情谊让人不由得感叹和心生崇敬。
节目表演
活动的第三项以曾经力学班、计算班和数学班的划分,由各班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和节目表演。其中有从美国连夜赶来的校友表现五十载后重相逢的激动和感慨,有来自力学班的集体合唱《亲爱的同学来相会》的热闹与欢欣,亦有对于渐入暮年、再回首又少一人的伤感与怀念。转眼半个世纪,沧海化成桑田,不变的仍是当年的同窗情。
来自各个班级的代表发言结束后,全体数力系65级校友前往北京大学图书馆前进行合影,之后顾志福、孙洪修两位校友前往工学院风洞实验室进行参观座谈。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对于65级院友来说,北大不仅仅是他们的母校,是一个承载了他们满满回忆的地方,更是一个见证了他们深厚情谊的地方。曾经青春的少年少女如今都已满头白发,在感叹时光飞逝的同时,岁月更为他们打上了沉稳冷静的印记。然而不变的还是他们当年作为北大人的热情,那种向往着自由的精神与活力。
力学系作为如今工学院的王牌专业之一,从力学系毕业的年过七旬的老院友们对年轻的工学院也寄托了许多期望。下文是我们对几位热心的老院友的采访:
郑斯宁先生(任教于大连理工大学)
Q: 您在北大的学习生活,对您之后的学习工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A: 我的导师很多都是当时很有影响的人,这些老先生除了教我知识外,还传授给我许多思想和做学问的方法以及做人的道理,这些对我之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一直在影响我还有北大的一种精神,一种对国家的责任感。
Q: 您认为这50年来,北京大学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A: 国际化更强了,感觉现在北大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北京大学的发展一直都与中国的发展密切相关,像五四和一二九运动,都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北京大学一直和中国一起发展,都在走向国际化。
戴耀先生(任教于装甲兵工程学院)
Q: 您在北大的学习生活,对您之后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A: 在文革的影响下,我入校后只学习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到分校去劳动建校。后来得以留在学校里,我就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理论力学,遇到问题时问老师,老师都特别耐心给我解答,最后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成功做完了一整本的理论力学习题集。后来我从陕西汉中分校,考到了清华大学读研究生,可以说,这些老师对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帮助我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后来在清华的博士生选拔,我能被选中也是得益于在北大打下的基础。就这样,我成为了国家第一届授学位的博士中的一员。从我之前的学习再到后来在军队的工作,北大的学习对我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Q: 请问您对工学院建院十周年有什么寄语?
A: 北大建立工院,很符合现代化的发展,像北大这样的单独工学建院,对工学的发展还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我们也要重视基础,现在工学院的发展走的路还是很正确的。
Q: 您是一位光荣的军人,请问您对大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有什么建议?
A: 北大的职业选择很多元化,建议学生们根据社会需要转移兴趣点,不要一直坚持自己的专业,不愿意有一点变通。学生们需要多方面的发展,比如我到军队,就需要额外去接触军队的装备的一方面的知识,来适应新环境,这对于现在的学生们还是有作用的。
Q: 您认为这50年来,北京大学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A: 这50年北大的综合性越来越强,法学等院系对国家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另外,北大原来的文理特点也更突出了。
朱永成先生(原工作于美国AT&T贝尔实验室)
Q: 您在北大的学习生活,对您之后的学习工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A: 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次经历。我一直认为,北大的同学,是进入北大后才慢慢变成北大人的。一直以来,人们对北大精神众说纷纭。我觉得北大精神代表独立思考,寻求自由以及顽强的拼搏精神,前两点尤其重要。在之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我渐渐感觉到,北大精神完全可以充当指导我们生活的准则。
Q: 您在美国待过30年,您认为国内教育和国外的教育的区别在哪里?
A: 这个区别还是很大的。国内教育相对较刻板。国外的教育旨在培养人格,教会学生如何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学术角度上,中国教育把东西都装到学生口袋里,而不告诉学生他们需要什么。在专业选择上也是这样,中国对学生的启发性差一些,不太容易让他们主动了解到自己喜欢什么。可能也是这个原因,中国学生普遍水平高于美国,但中国的尖子生,还是不如美国的。
Q: 请问您对工学院建院十周年有什么寄语?
A: 希望北大能更多地启发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兴趣。同时,平衡好对学术与性格的培养的力度,不能仅仅要求学生读书好,还要去启发学生学会寻求人生的幸福。还有就是,对学生的成就也最好不要看得太重要。
鲁传敬先生(现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
Q: 您在北大的学习生活,对您之后的学习工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A: 这是一生的影响,学风上,北大有严谨的学术风格,虽然我本科只学习了不到一年,但文革后,我还有两年的回炉,当时的老师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后来我到上海交大工程力学系工作,始终都能感受到北大对我的影响。
Q: 您是力学系的老师,您对学习力学的学生有什么建议吗?
A: 建议学生们基础要加强,当然不同层次的专业要求是不一样的,要根据自己的方向决定自己基础课学习的深度。至于工科生要做的一些实践性的工作,可以重点放在研究生阶段。
Q: 请问您对工学院建院十周年有什么寄语?
A: 我觉得力学不能完全成为工科,还是要保留理科的特点,给学生们打好理论基础,会对学生们今后的研究工作带来很大好处。
Q: 您认为这50年来,北京大学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A: 不说北大,现在的大学普遍比较浮躁,对成就看得太过重要。希望北大能保留踏实严谨的传统,避免陷入浮躁之中。在教学中要更重视细节,不要光看排名来判定教学水平。
顾志福先生(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离退休教师)
Q: 是否能简单介绍一下您记忆中的工学院历史?
A: 我这里只能介绍一下我所知道的力学系变化情况。北大力学最早是周培源创建的全国第一个力学专业,筹备过程中还包括现在还健在和工作的陈耀松老师等。北大在52年院系调整后,效仿苏联莫斯科大学,建立了数学力学系。五十年代中期,解放前在国外(特别是美国)留学后来工作的专家响应当年周恩来回国建设的号召,也从国外回来大大充实了当时的力学专业,包括还健在的周光坰和已经去世的孙天风,王仁院士等。原先教学完全是学习苏联模式,教材主要也是前苏联的,65年前的学制是六年,且对力学专业的数学要求非常高,基础课要同数学专业一起上的。65年我们入学才改为五年半。65年时国家搞战备,三线建设。要求北大的无线电系,力学专业,技术物理系搬到陕西汉中,筹建汉中分校,据说还是周培源坐飞机去定的校址。后来因为筹建经费问题,66年3月我们上课才一个多学期就安排去汉中分校劳动,挖地基、修护坡等,条件十分艰苦,后来又迎来了文革。70年本人被分配到汉中当农民。粉碎四人帮后百废待兴,汉中分校老师认为在偏远地区很难工作,要求回到北京。最后,经过多返周折,由邓小平亲自批准,北大分校迁回北京。回到北京后,力学本应重新并回数力系,但由于数学已经单独成系,因此另建力学系。再后来力学系被整体并入工学院。对于力学学科的定位,我国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周培源等人认为,力学是一门基础学科,类似数学等,不应属于工学的范畴;而钱学森等人则认为,力学是一门应用性工程学科。我们知道的是,力学系最后还是并入了工学院,这个过程中的一些故事还是值得我们去回味和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