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目前有80多位退休老师,他们中大部分已80岁左右高龄,大多是五十年代北京大学力学专业的毕业生,将一生奉献给了力学系。退休20年左右,他们中的大多数仍在各领域发挥余热。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加强内部沟通,退休老师们自发建立了联络组,配合工学院组织活动、开展交流。现根据不全面了解,简写力学系退休老师在各领域发挥余热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周光炯、陈耀松和杜珣被评为北京大学“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97岁的周光坰远离在美国的夫人和女儿,孜孜不倦地手写《流体力学发展简史》准备出版,已写到第四册;
88岁的陈耀松出版三份学报,完成九项设计和计算任务。陈耀松等三人低温等离子注入器的优化设计,获2008年北京市科技一等奖、2009年国家科技二等奖;
84岁的杜珣研究妇女文学,花费20多万元,自费出版七千多位才女的六百套诗选,共计三大册200多万字,赠送各图书馆和爱好者。
袁明武参与主持国内外五个学会工作,组织的多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合作发表50余篇论文。获国际计算力学学会2010年“IACM”奖,亚太计算力学学会2013年最高奖“Zienkiewicz Medal”和世界华人计算力学学会(ICACM)2013年最高奖。
魏庆鼎主持了10余项建筑结构风工程的风洞试验研究。 2007年在美国召开的第九届国际流体控制测量与可视化学术会议,获得该国际会议奖;2011年亚洲可视化会议设立了两项会议奖,其中一项是Wei Award(即以魏庆鼎的姓命名),作为固定奖项在亚洲可视化会议以后各届会议上颁发;与石家庄铁道大学风工程中心合作研究,获河北省2013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3月魏庆鼎、王建明、王亚利发明的“一种旋出式风洞可变粗糙元装置”获发明专利:2008年王亚利、魏庆鼎研制的“分段式风洞移测架”获实用新型专利。
张伯寅、钮珍南完成38项风荷载和风环境研究课题;颜大椿发表了有关周培源湍流理论的文章;林荣生承担了飞艇飞行力学特性计算项目,并与仇畔祥参加了两项飞机低速气动力和流动特性的风洞实验研究;林荣生,仇畔祥和丁吾泉参加了75个风工程项目;徐月亭帮助一些科研院所解决流体测量中的疑难问题。
王大钧、武际可、殷有泉、黄筑平、邹光远、王敏中、鲁守智、陈滨、张瑞云等出版著作。
一些老师仍奋战在各个工作岗位,贡献其心血与经验:朱照宣任力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2015年获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奖;黄筑平2005年和2006年被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聘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咨询专家,应邀访问国内外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于年才曾任北京大学山东省招生组组长,并参加北京大学老教授调研组协助本科教育调研;王敏中曾在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弹性力学;王颖坚在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高等代数课程;胡永生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激光耦合实验室工作;苏先樾、强明、霍继延等继续在力学系做系内外相关工作;陈滨参加了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研究生讨论班;陈耀松、朱照宣、武际可和张瑞云每周参加中科院力学所钱学森科学和教育思想研究会活动;曾骥才任西南联大校友会总秘书长。
我们还记得那些老朋友:许多以前调离力学系的老师,为系里做出了贡献。我们通过见面、电话和邮件等方式,和调离力学系的吴鸿庆、吴淇泰、青春炳、吴良芝、戴耀、刘必佐、雎行严等老师联系;五十年代有三位苏联专家帮助建设力学专业,其中列宁格勒大学的流体力学副教授别洛娃1954到1956年指导当时的研究生杜珣,杜珣怀念别洛娃教授的教诲,建议工学院召开别洛娃百岁寿辰座谈;还有英籍专家陈文芳,八十年代在力学系工作十多年后,赴加拿大工作直至退休,他一直联系我们,表达对北大、对同事和学生们的想念和留恋之情。
退休老师拼搏一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老骥伏枥,始终心怀社会、情牵事业,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值得我们的感谢和敬佩!
(作者张瑞云,1934年生, 1959年北京工业学院仪器系毕业,七机部工程师,1971年到北京大学力学系,从事动力学试验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力学系学生工作组长。1995年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退休。力学系退休教师联络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