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9日上午,北平大学北京大学工学院校友会(以下简称“校友会”)召开理事会,近20位老院友齐聚一堂,汇报了校友会理事会改选工作情况,就下一步工作的开展进行了讨论。北京大学校友会副秘书长郑孝云,北平大学北京大学工学院校友会会长王廼,北平大学北京大学工学院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工学院院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咏梅老师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李咏梅助理院长与王廼先生等院友交谈
根据2016年9月举行的校友会常务理事会决议,从当年年底开始,由黄文一老师牵头的校友会现届理事会相关人员就开始投入到下届理事会、监事会的改选工作中。此次改选采取向各地校友会会员发放选票并回收统计的方式进行,由于书面投票工作琐碎繁重、政策性强,需要处理大量具体事务,黄文一、郑孝云、王义虎、刘祺、郑明书五位常务理事会成员当即组成了“五人小组”,代表常务理事会处理选票的印制、发送、回收、保管、统计等具体工作。
自1983年校友会成立以来,由于成员多为1952年前入学院友,普遍存在因高龄行动不便、地址变迁或已去世的特殊情况,五人小组成立后,积极搜集各方信息,汇总散落各地的校友会原有会员情况,对名单进行了重新整理,于2016年12月寄出选票,2017年3月1日为选票寄回截止期。近日,小组已完成了对返回选票的整理和统计工作,并根据书面选举数据列出理事会、监事会及名誉会长等职务的初选名单,拟上报北京市社团办。
在理事会会议上,黄文一老师汇报了此次改选的整个过程,也对改选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做了检讨。同时,黄文一老师回顾了整个过程中一些细节,感慨万千。在这次改选投票过程中,院友们给予的热情支持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令人印象深刻。老院友大多已过耄耋之龄,有些人视力、听力都已衰弱,仍坚持在家人或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填写和投递选票。如一位长期担任班代表的梁棣华院友,几年前罹患脑部疾病,渐渐失联,直至投票截止前并无音讯,正当大家认为或许他年老无助无法寄回选票时,一封盖着截止期前两天邮戳的信带着梁老院友的选票到达了工作小组手中,“我们感动之余,想着以他的条件恐怕接电话也很困难,便不再电话联系他确认了。”黄老师慨叹道。
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对于年迈体衰的老人们来说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常人难以想象,而在他们心目中这更是一项庄严神圣的使命,需要严肃认真地对待。负责与老院友们联系的刘祺老师也讲述了在改选投票过程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
王廼先生为了第一时间反馈投票情况,特意使用快递等方式寄送选票;胡启立先生特别委托秘书来电告知了投票结果以及新的联系方式。郝瑞鋆等五位老学长不参加投票,家属特地来电告知;
刚刚从海外回国的郑存祚学长大年初一早晨与刘老师手机联系,认真反馈投票结果;
黄格学长先是委托家人投票,后又自己亲自打电话告知细节,令人感动的是老学长还清晰记得自己当年的学号;
陈兆龙学长与刘老师进行了几十分钟的通话,满怀诚挚地表达了“校友会是校友的家”;
远在河南的陈俊武院士一直关注和支持工学院和校友会的工作,不仅以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准时寄出选票,还通过电话再三告知投票意见,希望“校友会越办越好”……
王廼先生发表感言
拳拳赤子之心,寄托在从全国各地如雪片飞鸿而至的一张张选票上。这次改选既是为存续校友会建制的必要程序,更是新旧交接、联系和凝聚各地校友的宝贵机会。参加具体工作的常务理事会成员们为之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黄文一老师自己也已年逾八旬、体弱多病,仍顽强地拖着病体为改选工作奔波,殚精竭虑甚至于夜不能寐;郑孝云、郑明书两位老师身兼多职,经验丰富、周到细致,做了大量的文书和后勤保障工作。董新保、张文青、顾开道、郭衍莹、邓邵华、王敦潮等老院友不辞辛苦劳累参加理事会各项会议,建言献策,并以开展讲座等方式给予了实际支持,如邓邵华院友多年来坚持每年寄出百余封信件,与北京及各地同学保持联系,建立了宝贵的校友联系网。对于校友会常务理事会所做的工作,王廼会长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感慨道,老校友会无论从理事到会员基本都是高龄老人,能够做具体工作的人逐年减少,可谓是“举座无旧人”了,还能坚持下来的老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令人敬佩,他们和校友会中新生的年轻力量一起,是校友会的希望之所在。
老院友认真审阅材料并参与讨论
在黄文一老师的提案下,理事会还围绕今年校友返校活动、今后校友会和理事会工作内容和开展方式等展开讨论。董新保等理事均表示,尽管现在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但校友们来自各行各业、天地广阔,拥有实践经验上的优势,应发挥专长、积极传承后人;大家都将各尽所能、鞠躬尽瘁,为学院以及工学教育的发展添一份力。
围绕这些话题,老院友们都感慨良多。犹记2003年,为庆祝北大工学百周年,五百余校友相聚一堂,英才济济、谈笑风生,而今虽故人多已去,三两知己尚存,老工学人仍以一腔热血与精诚团结之力发挥余热,丹心可鉴。各地校友会包括台湾地区的校友,也对母校一往情深、始终对学校和学院的发展给予关注支持。愿新一代的工学人能因成为此源远流长历史一份子而自豪感铭,传承其志向、光大其精神,以自身言行成就树立工道楷模,为北大工学的未来发展锦上添花。